娄底经开区:改革赋能“五好”园区建设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2-10-27 15:42:12
分享到:
  • 收藏

李中声  周爱雄  肖 凯  邹娜妮

蓝天下,排排厂房拔地而起,条条道路笔直宽敞,产城融合的现代园区充满生机,令人神往。

娄底经开区,一边精心呵护“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活力,一边创建“五好”园区,积蓄产业长红的澎湃动力。今年1-9月,该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65.4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工业增加值133.9亿元,同比增长10%。


【资料图】

十年时间,娄底经开区乘着改革的东风,规模工业年产值增长近7倍,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快增,发展态势喜人——从2012年到2021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由126.91亿元跃升至1005.78亿元,年均增长25.86%;规模工业增加值从34.81亿元增长至181.34亿元,年均增长20.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从43.09%增至83.16%。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作为娄底经济建设的“火车头”,娄底经开区对标对表“五好园区”创建指标体系,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刀刃向内破除阻碍发展的难点痛点,科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全力推动“五好”园区建设。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精简高效管理体制

时针回拨到2017年,娄底市委市政府从权限、审批、执法、服务、机构、人事、考核、薪酬等8个方面对娄底经开区进行了改革,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环境最优、体制机制最活、投资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

在改革创新驱动下,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娄底经开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步提速。2021年底,为避免过去娄底城区开发园区之间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中“各自为战”“内卷突出”等矛盾问题,解决好制约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娄底对城区开发园区进行整合,将原万宝新区与经开区“二合一”。

为纵深推进“大部制、扁平化”管理,该区按“除法式”大幅缩减管理机构及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由原来15个整合成8个,直属事业单位从原来8个整合成7个,重新优化整合部门职能,进一步理顺职责分工、理清职能界限,构建起了权责清晰、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

突出打造攻坚队伍,创新人岗相适人事体系

2022年初,根据现有编制数量、人员规模及发展趋势,娄底结合职能调整情况,科学核定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人员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通过改革,娄底经开区机关科室和管理人员分别减幅为57%、38%;干部配备按“有为才有位”指导思想,通过全员竞聘上岗,打破部门、身份界限,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选人用人体系,坚决向各类“躺平式”干部说不;探索实行“项目办”“工作专班”等项目化管理机制,产业和项目建设队伍力量配强配优。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改体制、融机构、‘动饭碗’的深层次变革。”该区一位干部说。改革后,更多敢为、肯为、有为者登上舞台,推动园区形成你争我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进而打造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锚定激发发展活力,完善“保姆式”服务体系

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娄底经开区擦亮“母亲式”服务招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企业没有想到的,我们必须想到;企业想到了的,我们必须做到”的新标准,全体人员始终围绕“纾困增效”服务企业。

同时,瞄准“放权赋能”“市场化经营”“亩均效益”等改革和“培强培优”计划,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助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今年,该区共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创新活力彰显。

积厚成势,登高望远。娄底经开区持续推进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五好”园区建设,激活生产力、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

今年以来,该区顶住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变化等压力,全面开展10大产业项目攻坚行动、10大上市后备企业提升行动、30家规模工业企业培育行动、60个重点项目招商引资行动,锤炼“硬核”实力,招商引资额将创历史新高。

展望未来,娄底经开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培育壮大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力争未来5年两大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标签: 娄底经开区改革赋能五好园区建设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泉州发布45号通告
滚动 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