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报:咬定青山不放松——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绿色发展的非凡十年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2-10-22 09:55:28
分享到:
  • 收藏

空中田园。 刘长 摄

民宿“梓山漫居”非遗文化表演。 邓道理 摄


(资料图)

高云公园鸟瞰图。 熊宗喜 摄

绿水青山宝峰湖。 吴勇兵 摄

绿意盎然的杨家坪村。 向韬 摄

田育才 鄢 渊 邓道理

天子山顶,峰林竞秀、古木参天;金鞭溪涧,大鲵居憩、群猴嬉戏;百丈峡里,梯田层叠、民宿别致;索溪河畔,白鹭起舞,水流潺潺……金秋时节,行走在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一路逐绿前行,处处诗意盎然,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情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守绿色发展生命线,强化规划和管理、统筹保护和发展,维护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推进了“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优质旅游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文明成果和旅游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交上了一份非凡的十年答卷。2018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9年位列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立好“管”字诀,严守绿色发展生命线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顾不上休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朝天观护林点护林员张东扬一大早就进山巡查,这样的徒步巡山,他每月最少要进行15天,每天走4万步以上的山路。

“坚持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始终将保护好绿水青山视为第一要务,不断完善政策设计和规划布局,划定生态红线,严守生态底线,护航绿色发展。

锚定“生态武陵源”发展目标,武陵源区先后制定出台《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武陵源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等数个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关于提质武陵源再创新辉煌的决定》《关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武陵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意见决定,在林业、旅游、环保等领域,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在武陵源,是否履行生态保护职责,成为干部考核一项重要指标,围绕生态保护,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统一监管、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景区所有开发建设活动均严格执行先批后建,投入3000多万元治理景区水污染、非法建设、非法经营、乱采滥挖等突出环境问题,一支500人的资源保护队伍,常年坚守在景区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线。

坚持不懈的生态保护,缔结出环境持续优化、生物丰富多样的硕果。今天的武陵源,核心景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2万个,是一般城市的3000倍。辖区大气环境、水质环境排名全省第一;创造连续50年无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纪录,森林覆盖率达98%,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全区目前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22种,较1992年申报世界遗产时增加了206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记录有维管植物202科813属1944种,较1992年申报世界遗产时增加了644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74种。

念好“搬”字经,打赢生态移民攻坚战

秋日暖阳,天高云淡,最是宜人。来到天子山街道生态移民安置点向家坪安置区,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楼整齐排列、宽阔平坦的街道四通八达,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下山”三年多的生态移民搬迁户钟为贵正在打理自家的房子,阳光从明亮的窗户照进屋,使得整个房间特别温馨。

“我们搬下山,既是对张家界旅游发展的支持,也是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2019年1月,天子山原住民钟为贵和老伴住进向家坪安置区内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房,成为第一批入住安置区的搬迁对象。

“搬离景区不等于失去景区。”钟为贵告诉笔者,下山后,村集体经济以及村里成立的空中田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会继续给村民分红。向家坪二期商业街开街后,每个居民有认购30平方米门面的资格,经过统一管理、经营,收益将统一分红。

景区生态移民搬迁,一直是武陵源区统筹保护和发展的第一难题。武陵源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1999年和2001年,武陵源先后两次启动“世纪大拆迁”工程,对核心景区部分居民实施移民搬迁,累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23.5万平方米。

2017年5月,武陵源区政府发布《武陵源核心景区天子山片区、袁家界片区移民搬迁公告》,涉及居民1085户3087人、房屋18.51万平方米,第三次景区生态移民攻坚战正式打响。

如何让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在第三次景区生态移民过程中,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殚精竭虑改善民生,出台生产生活补偿等政策,让移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消除后顾之忧。

“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我不能拖后腿。”天子山原住民陈喜浓世代居住在老屋场一带,那里是空中田园最佳观景点。启动核心景区搬迁后,她在当年不仅拆除了自家生意红火的客栈,还带动相邻4户先后签订了搬迁协议。

原住村民已陆续搬迁下山,但是原生态的空中田园被保留下来。“我们收获的是稻谷,游客看到的是美景!”近年来,空中田园的土家传统农事活动不断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春耕秋收,这里已然成为传播农耕文明的网红景点。

2021年2月,武陵源旅游产业公司为天子山景区搬迁入股的832名居民派发红利287.53万元,分享旅游发展红利的“山里人”脸上堆起了笑容;“武陵源景区发现了新物种,晶莹剔透的!”当年4月,武陵源首次发现“水晶兰”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这些画面,是武陵源人为绿色让空间的成果,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佐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目前,武陵源核心景区天子山、袁家界超过95%的居民已经搬迁下山。

“第三次生态移民不是终点。”武陵源区委书记张龚表示,有序推进生态移民,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武陵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一直在路上。

做好“旅”文章,开创全域旅游惠民路

夜幕降临,在魅力湘西大剧院,长沙游客侯小佳沉醉在《追爱》精彩的文化演绎之中;另一厢,在协合乡龙尾巴社区“梓山漫居”民宿里,香港音乐人谭咏麟的歌声里,传递着浓浓的乡愁。

“打造美丽、宜居、宜游的旅游新名片。”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区长吴俞萍说,10年来,武陵源区大力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保护景区生态的同时,大力建设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做好旅游文章,让人民群众享受绿色发展的好处,实现“靠山吃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乱建乱搭、巷道狭窄、污水横流,电线网线如蜘蛛网四处缠绕……这是昔日武陵源“城中村”旧景。

2013年底,武陵源区启动“城中村”改造,6000万元的配套设施资金带动社会投资10亿元,带来了一座民俗风情浓郁的旅游新城。

“门面租金涨了三倍,一年半就收回成本。”武陵源城区居民吴远驰回忆,当年作为“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投入100万元翻修房屋,并成功吸引客商入驻。

随着沿街商业街区、特色宾馆客栈区、民俗风情土家文化展示区等街区改造完成,打造了宜居宜游、宜住宜商的新名片,也成为武陵源美丽城镇建设的新起点。

特别是近5年来,该区更加注重打造山水自然底色的特色城镇,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区……每一项创建,都是做优做精城区名片,打响扮靓城区品牌。创建中,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沿街建筑进行美化,门店招牌统一风格,颜值高了、气质好了。如今,高端大气的张家界千古情景区、风情别致的九院十街、如火如荼的大夫第文博园……一处处标志性工程,引发武陵源人在微信朋友圈不断“刷屏”。

在建设特色城镇的同时,武陵源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施城乡互助共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为抓手,短短几年便诞生了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12个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打造与世界自然遗产相媲美的乡村风景线。

城镇变美了,旅游项目纷纷进驻。漫步小城,既有洲际皇冠、铂尔曼等高端品牌酒店,也有风格各异的特色精品客栈;移步乖幺妹土家织锦基地,机杼声声、彩线翻飞,土家阿妹织就的“伴手礼”备受青睐,琳琅满目的土家特产和绚丽多姿的非遗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村子变美了,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项目纷至沓来。协合乡菜葛基地获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天子山街道、中湖乡旅游风情小镇初具雏形,协合乡成为全省首个旅游民宿发展集聚试验区,梓山漫居、五号山谷等一批高端民宿成为乡村度假游标杆品牌。城乡变得越来越美,居民腰包越来越鼓,2021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350元、17121元,较2013年分别增长16196元、9259元。

武陵源区委书记张龚表示,作为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主战场的武陵源,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让生态旅游成为最美名片,为锦绣潇湘擘画最美风景。

标签: 咬定青山不放松——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绿色发展的非凡十年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