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要闻】教育振兴的渌口实践——株洲市渌口区建立“第一校长”制度推动区级领导联系学校工作走深走实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2-10-18 09:39:39
分享到:
  • 收藏

▲2021年9月,渌口区召开教育振兴大会。

▲“第一校长”在株洲市二中附属第三(南洲)小学调研。(本文图片均由株洲市渌口区教育局提供)

胡岚 彭中辉 凌利 张咪 肖喜林


(资料图)

“‘第一书记’‘第一校长’来了后,为学校教室安装了护眼灯,办学品质提升了不少,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解决”……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中学、育红小学等校长、家长们普遍反映说。这是渌口区建立“第一校长”制度后带来的改变。

去年,渌口区在教育振兴大会上提出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区级领导兼任学校“第一校长”工作制度,由区委书记、区长等25名区领导,分别担任“第一书记”或“第一校长”,对口联系33所学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高位推动出实策

9月9日上午,株洲市二中附属第三(南洲)小学举行启用仪式。株洲市二中附属第三小学是株洲市二中集团继青龙湾小学、青龙湾中学之后,在渌口区合作办学的又一新的典范。“打造高品质教育品牌,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重要使命。”渌口区委书记、渌口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株洲市二中附属第三(南洲)小学“第一书记”李晓彤在该校启用仪式上寄语。而这句话也表达了他对全区教育振兴的期许。

“一个好的教育品牌,可以集聚一方人气,甚至创造一个新城。”渌口区委、区政府决策层一致认为:对于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5%的渌口区来说,最迫切的就是要“重拾教育品牌”,让更多的区外人口把子女送到渌口就读,来渌口创业兴业,最终形成一个聚集人口和资源的强大磁场。

去年,区委、区政府印发了《株洲市渌口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召开全区教育振兴工作会议,明确教育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区级领导兼任“第一校长”制度作为推动教育振兴的核心保障措施。区委办、区政府办出台《关于建立区领导兼任“第一校长”制度的意见》,明确将“落实决策部署、健全育人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品质、开拓教育资源”作为“第一校长”五项履职职能。

随即,由区委书记李晓彤带头,“四大家”及检察院、法院等25名区级领导干部兼任了33所学校的“第一校长”,具体工作开展由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第一校长”均签订了责任状,承诺尽心履责,靠前指挥,带头落实任务。

同时,该区还建立了“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每个星期提醒一次工作任务;每个月调度一次工作情况;每季度集中反馈一次“第一校长”交办工作落实情况;每学期对区领导兼任学校“第一校长”工作开展一次评价,如实通报“成绩单”;每个年度“第一校长”对自身工作开展情况和学校发展情况进行一次述职。

在第一书记和“第一校长”的推动下,育红小学着力打造合唱团、成立志愿者联合会并多次开展社会反响不俗的活动;鸿仙中学、第三中学联系文化公司对校园红色文化进行策划建设;漂沙井中学成立“家长学校”,结合实际及“双减政策”开设家长学校课程;淦田镇梓湖小学为学生提供一人一球,建设足球特色校园;湖塘小学关爱特殊孩子群体,打造“特教”育人特色;第五中学围绕“两高一新三一流”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现代田园牧歌式”三湘名校,同时聚力个性发展,打造篮球特色品牌,提高学校品牌对外影响力。

高效推进重实干

“第一校长”制度推行以来,区级干部均主动采取多种方式与学校进行全方位沟通,在短时间内从各层面了解学校发展及教育教学情况。随着“第一校长”们的身影在校园频繁出现,渌口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第一校长”高度关注学生安全,深入学校食堂、宿舍楼等安全一线进行检查,区委专门组织“第一校长”通过乘坐体验,巡查36条校车、进校园班车线路,及时发现并有效整改了安全隐患。

为当好教育政策的“讲解员”,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第一校长”编印《教育政策文件摘编》。“第一校长”通过个别谈话和集体授课等形式指导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双减”“思政课建设”“劳动教育”等系列教育政策在渌口区落地见效。

全区33所学校将每个学期开学第1个月作为“思政课月”,“第一校长”主动深入课堂、走上讲台,给广大师生上好思政课。政策施行一年以来,该区25名“第一校长”到校上思政课平均达到2节。同时,“第一校长”将宏观政策指导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督促学校挖掘办学历史、培育校园文化、打造校园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成功创建了1所国家级五星红军小学,正在打造1所省级“体教融合”特色高中。

“第一校长”既挂帅又出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人脉优势和岗位资源优势,为学校谋实招、办实事,对接各类优质资源支持学校发展。在“第一校长”的牵线下,全区各学校邀请专业人士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家庭教育等讲座共计43场次;联系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等35家,捐资助学200余万元,资助慰问困难学生186人。

在“第一校长”的指引下进行引进与合作的成功探索。引进高品质民办职业学校,株洲铁航卫生学校成功入驻。职业中专恢复招生。持续推进与株洲市二中合作办学、与株洲市幼儿园合作办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青龙湾小学、青龙湾中学成为引领渌口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青龙湾小学先后获得14项国家级、省级团体奖,数学组在全国《生本学材》教研活动中作经验交流。投资3.2亿元的市二中附属第三(南洲)小学,成为渌口教育新“名片”。株洲市幼儿园南洲园为园区提供高品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此外,该区还通过梳理学校“点上”的问题,制定有利于全区教育发展“面上”的政策。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学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在“第一校长”的推动下,区委、区政府每年财政投入100万元采购鸡蛋,让全区5500余名寄宿生每天获得1份“营养加餐”。针对职教资源缺乏、学生报考职业院校意愿不强的问题,“第一校长”推动区职业中专恢复招生,引进1家民办职业学校,着力打造1个工业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并组织近2000名初中生到工业园区和“职教城”开展工业研学。

高标检验抓实绩

“第一书记”“第一校长”积极履行落实决策部署、健全育人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品质、开拓教育资源等职责,在他们的协调、指导下,各学校的教育发展有了新的起色。

区级领导干部兼任“第一校长”制度为全面实施教育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作出了良好示范,带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教育事业的强大合力。各部门把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落实,在教育投入、教育规划、教育编制、学校建设、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一年来,全区机关单位向学校捐献读物10000余本、运动器材200余套,移动、联通等通讯企业支持15所学校进行智慧校园建设。

此外,“第一校长”还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下乡必看校,看校必问项目,并及时协调各部门,多方争取建设资金,确保各校重点项目进度。一年来,建设基建项目30余个,总投资达4亿元,新建1所小学,完成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完成8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重建一所高中宿舍楼。逐步改善了一批学校食堂、厕所、浴室等基础条件;安装了一批护眼灯、录播室、班班通等教学设备;升级了一批监控探头、一键式报警器等安全设施;解决了一批用水用电不便、进出道路不畅、周边环境不佳等具体问题。

该区坚持“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第一校长”亲自到学校上思政课。丰富校园美育活动,举办“一渌高歌”合唱比赛,推动全区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创新开展劳动教育,获评株洲市劳动教育实验区,在全市五育并举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发言。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区五中篮球专业优势逐步凸显,在2022年“新浪3×3黄金联赛”湖南省总决赛上勇夺冠军;区三中体教融合喜结硕果,在今年全国体育单招考试中,5名摔跤运动员取得13人次单项满分,居湖南省榜首;湘骏文武学校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武术比赛100多场,斩金夺银,屡获佳绩。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智育水平。2021年,高考、学考成绩获市教育局表彰;2022年,区五中、一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李晓彤说,通过施行“第一校长”制度,有效压实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党委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有效推动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恢复招生、高中教育提标提质和特色培育齐头并进。

渌口区委副书记、区长赖晓智说,通过落实“第一校长”制度,推动全区教育观念转变,提振教育工作信心,助力教育改革的深化,落实“双减”目标,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今,渌口区正努力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让优质教育增加群众的幸福成色, 让“振兴渌口教育”与“制造名城,幸福株洲”“青春渌口、创业新城”有机融合,绘就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标签: 教育振兴的渌口实践株洲市渌口区建立第一校长制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