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料】小“院”深明别有天——慈利县人民法院通过“心灵树洞”信箱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2-10-12 08:46:02
分享到:
  • 收藏

慈利县人民法院普法宣讲团在金慈小学进行法治教育宣讲。

慈利县人民法院供图

吴祎琪


(资料图)

心灵,怎会有个树洞?树洞,怎会有个信箱?

童话里的故事,如今化作了慈利的现实。以“心灵树洞”信箱为“纲”,慈利县人民法院织就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目”。从关爱、预防、惩治、挽救未成年人四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护航体系,实现了审判职能的溢出。

“长大后我也要当法官!”聆听了“筑梦法庭”的入校普法宣讲,双岗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上,庄重地写下了这样的梦想。

用好“法律的秤”,护好“少年的你”。在法律冰冷的条款上,慈利县人民法院撑开了温暖的晴空。

创立“心灵树洞”信箱,打破心理壁垒

遭遇校园性侵、欺凌该如何求助?校园侵害痛点又该怎么破解?一只小小的“心灵树洞”信箱,开启了一条令学校、家长、学生满意的通道。

慈利县人民法院的“心灵树洞”信箱,系全国法院系统的首创。它的设立,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吐槽”的便捷渠道。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性侵、家暴,或者面临烦恼、困惑、恐慌,随时可以向“心灵树洞”投递信件。

为了使“心灵树洞”信箱有效发挥作用,慈利县人民法院还配套了回访制度,专职干警每周对树洞内容进行收集分析。发现性侵害、校园欺凌、家暴等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心灵树洞”信箱的设立,架起了法院与学校之间法治建设的桥梁,也是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关口前移的新举措,对维护在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慈利县人民法院还进一步延伸普法触角,打造“法治港湾”。以法院(庭)开放日、巡回法庭、法治副校长讲课、拍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情景剧等形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破解青少年成长的烦恼。今年以来,该院深入各类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以教育引导等形式开展帮扶活动11场次,受惠未成年人达到400余人次,法治宣传教育23场次,受众5000余人次,通过打关爱电话、赠送礼物、组织家访谈心200余人次,让未成年人真切地感受到司法温暖。

真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专门的家事审判合议庭审慎办理好儿童权益受损的民事案件,给予留守儿童最大法律支持和保障。在办理离婚、抚养纠纷等案件过程中,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主打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亲情牌”,强化案件督促跟踪抚养费兑现,减轻因父母感情问题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

开展系列关爱活动,促养健康人格

一声法槌落下,一名稚气未脱的“被告人”被两名“法警”带上“法庭”……这是一鸣中学模拟法庭的一幕。平日活泼的孩子,显得格外地严肃与认真。

面对学校与学生在“心灵树洞”发出的邀请,慈利县人民法院持续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活动。并根据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宣讲内容。编写案例分析材料、以案释法材料,便于学生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仅如此,慈利县人民法院不断升级服务意识,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向了更宽的领域。

法院定期开展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走进法院,旁听庭审,与法律零距离接触,感受法治文化和司法威严。鼓励青年法官助理到学校任法治副校长,创新法治教育活动,法教联动共同撑起法治保护伞。

尤其是对问题儿童,慈利县人民法院倾注了更大的精力。在加强与教育部门全方位合作的基础上,尽全力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经常性走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被告人家庭,进行强制性家庭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家风。同时,法院团支部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倡导一名团员联系一名留守儿童,定期走访慰问,关心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样的付出,收获着更多的希望。

“我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一名法官,李法官说只要我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真真实实地感受法庭的威严后,我再也不敢做那些调皮捣蛋的事情了。”

零阳镇金慈小学近20名小学生在走进法院“零距离”接受普法教育后,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参与其中的感受。对他们而言,法律通常只存在于书本之上,通过本次了解,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已经悄然在心底种下。

构建协同帮教体系,呵护健康成长

“您家小孩目前学习、生活状态怎么样……”定期或不定期,法官助理熊梦棋便要对被侵权人的家长进行电话回访。这样的工作,已经成为慈利县人民法院法官的一项重要内容。

坚持柔性司法,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做好延伸服务。慈利县人民法院还建立了“法官妈妈”、“法官姐姐”判后服务机制,对需要矫正帮助的未成年人给予持续帮扶教育。在法庭教育之外,也注重社会关护,增加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一系列举措挽救、帮扶了一批问题未成年人,使得他们得以重返校园,重拾希望和信心。

与此同时,慈利县人民法院多方协同构建综合帮教体系,加强与公安、司法、检察院、妇联、学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了常态化工作衔接机制,形成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坚决打击教唆、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大环境。今年以来,依法从严从快审理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18件,判处罪犯21人。帮教失足青少年15人,其中重返校园10人,学会谋生技能5人。

积极强化儿童监护主体责任,向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送去慰问金、学习生活用品等共计价值5万余元,构建起有温度、有力度、有尺度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和青少年帮教体系。

抓好未成年人犯罪后跟踪帮教、动态评估、重获新生的“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向文化、教育、公安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50余份,征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70余人次。

关爱,体现在了慈利县人民法院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协调配合、严格督促考评,慈利县人民法院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

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惩罚为辅、挽救为主”的柔性帮扶,慈利县人民法院的法外柔情,织就了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政府多层次叠加的保护网。

下一步,慈利县人民法院将以“利剑护蕾”行动为契机,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法普法活动,履行好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职责。在护航青春的同时,给未成年人筑造“法律梦想”。

标签: 小院深明别有天慈利县人民法院通过心灵树洞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