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这“醴”——醴陵市全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报道之三

  •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 2021-12-31 13:56:50
分享到:
  • 收藏

陈丽丹 钟成勇 廖建翔

12月26日,一场大雪席卷醴陵。在天寒地冻中,一幕幕暖心画面不断涌现:

天刚亮,交警们已在易堵路段和易结冰的桥梁点指挥交通;网格员们身着红马甲、手拿扩音器,冒雪巡查安全隐患,铲除路面积雪;深夜,12个道路养护班组50余人仍奋战在各管养路段上……

这些“雪景”正是醴陵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剪影。

今年3月以来,醴陵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群众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向实着力 全力推进惠民生

“高效快捷,而且非常贴心,一个月就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12月22日,在醴陵四个项目“竣工即交证”集中交证活动上,项目代表们纷纷赞叹不已。

“竣工即交证”,是指将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竣工备案、不动产登记审批三个阶段进行重新“洗牌”组合,在竣工验收完成后即完成不动产登记。

这是醴陵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三办”工作的创新成果,是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服务企业正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头戏。

醴陵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广运用电子政务督查系统,降低营商成本,建成使用的市民中心可实现852个事项“一站式服务”。同时,开展温暖企业“三百”行动,解决各类问题1838个,办结率95.5%。

深冬虽至,醴陵市产业发展呈火热态势:陶瓷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花炮企业整合至180家;防水行业设立1个省级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旗滨玻璃产销两旺、中建材碲化镉即将投产,玻璃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抓好民生实事,首在为民,重在务实。近年来,醴陵市立足群众需求,坚持七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连续实施“民生100”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完成120场次,打造“门前三小”示范点81个;启动乡村“雪亮工程”建设,完成建设乡村公共部位摄像头1030个;开通“淘淘醴品”平台线上推荐销售各种醴陵本土的优质农特产品,帮助脱贫户销售产品30余万元;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新建农村户用厕所3万个,现已完成22519户……美丽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建设标准化学校203所、改造薄弱学校182所,醴陵陶瓷学院、新三中相继建成,新增公办幼儿园园位2202个,小学学位2160个,高中学位3000个;今年全市共有10所幼儿园完成“民转公”,公办园学位数占比达50.33%……醴陵市连续10年获评株洲市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市。

新增汽车和摩托车停车位900余个,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完成审批54台。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工程,畅通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展法援案件642件,其中受理农民工讨薪案216件,追回劳动报酬200余万元……

数不尽的喜人数字诠释着幸福的温度,美丽蓝图已变成身边随处可见的动人景象。截至12月21日,醴陵市已超额或提前完成2021年“民生100”工程任务!

突出重点 创新形式解民忧

早上,在幸福株洲醴陵长庆街道双江村微信2群内,安仙坪组蔡伟生发布了一条视频,反映绿江河安仙坪段有树被大风吹断影响河道环境及排水沟排水,请村领导解决。中午,此河段便恢复了清洁畅通。

这是醴陵市推行建立“监督与服务微信群”服务模式,无缝衔接服务村民的一幕。

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原则,醴陵市共建立微信群673个,入群人数达23.4万人,到户率达100%,从市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户四级“全覆盖、无缝隙”。

今年,醴陵市已督促各镇街区、职能部门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92794件,其中“宣传教育类”61674件、“公示公开类”12147条、“问题反映类”498条,“便民服务类”18046条、“舆情处置类”384条,群众满意率达98%。

网格化管理和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醴陵经验”,尤其在防控疫情、应对特大雨情汛情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发挥优势,不断创新。今年,醴陵推行“警民同心·网格走亲”活动,发动醴陵市24个镇(街)820名网格员主动与800余名政法干警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围绕强化法治宣传、收集社情民意、精准帮扶解困、调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等,下沉基层网格,共同开展走访服务活动。

在走访过程中,政法干警、网格员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认真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办实、大事办好、难事办成。

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民情民意1866条,网格平台系统上报“我为群众办实事”事件2478件,结案1982件,结案率80%。

通过推行“网格化+微信群”,醴陵市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打通了“为民办实事”“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听民意、解民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举办各类线下招聘会、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在此基础上,醴陵市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建立线上线下和村(居)就业平台,创建15个充分就业社区(村),新打造占地347平方米的“就业超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1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0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21人。

党建引领 践行初心暖民心

吹竹笛、拉二胡……77岁的李舒尤是一名老党员,能演奏十多种民族乐器。几年前,他回到家乡醴陵东富镇枧头洲村准备养老,发现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便自掏腰包建音乐教室,免费教授孩子们民乐。

如今,李舒尤带的学生中有人考上艺术院校,有人已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乐此不疲,做到做不动为止。”而他仍在用自己的余热点亮留守儿童的音乐梦想。

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醴陵市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在全市76家住宅小区,组建41家小区党支部,在建11家。其中已获株洲市五星小区党支部3家、四星1家,三星30家。

“一到下雨天,大路马上变水塘”,这是村民对李畋镇南桥社区106县道与B15县道交叉路口的既往印象。今年,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瞿友江上任后,为解决该地段水涝问题,南桥社区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会议,积极协调人员、申请和自筹资金,在道路两边修建下水道。并且对全集市的下水道进行提质改造。目前工程已经开工,预计在农历年完工。

“以后我们出行不用绕远路,小孩读书再也不担心下雨了。”村民刘大姐看到道路两边崭新的排水沟,竖起大拇指,直夸村党总支又为村民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今年初,醴陵市严格按照“九不选”“十严禁”要求,选出1509名组织认可、群众公认的“两委”班子成员。班子选好了,怎么服务群众、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关键。

为此,醴陵市每年投入330余万元采取集中学习、外出考察、观摩评比等多种方式,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务干部、农村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

如今,在醴陵基层,村干部队伍更加纯净了,服务能力更加突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顺畅又舒心。

为民办实事,贵在有恒。接下来,醴陵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