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大地换新颜——新化县吹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号角

  •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 2021-12-14 16:34:56
分享到:
  • 收藏

新化县奉家镇茶叶园。(新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邹娜妮 曹曙初 伍玉鹏 杨玉峰 谭 婷

【数说新化】

今年初,新化被确定为全省1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63个村被认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目前,新化已派驻302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奔赴基层一线,对农户的入户排查达到100%、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对象监测纳入率达到100%、监测对象帮扶措施到位率达到100%,群众认可度在98%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7元,较2020年增长11.6%。

【奋斗历程】

群山巍峨,一片沸腾。

古称“梅山”的新化县,无数拔掉穷根的村庄,大步走上致富路。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无害化厕所基本普及,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如今的新化,正行驶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

作为全省最大的脱贫摘帽县,新化干部群众一起栉风沐雨、苦干实干,推动梅山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新化篇章。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化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锐意进取、久久为功,奋力谱写着梅山大地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产业兴旺,打造增收致富“引擎”

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

在枫林街道向荣村,1500亩茶园于云雾中若隐若现。“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与402户1315人建立利益联结,辐射至周边15个村和社区。”天鹏生态园负责人蔡辉华介绍,下一步,将以茶园为基础,打造新化红茶主题公园。

流金的农业产业,提振乡村振兴的底气。新化红茶作为百年名茶,曾与“祁红”“滇红”鼎足而立。2015年,新化把红茶产业列为重点农业产业培育,今已成为一县一特、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茶园面积达到8.94万亩、产值10.5亿元以上、注册红茶商标32个。

产业兴,百业旺。新化以实施省重点产业、县支柱产业、乡镇特色产业和村级主导产业项目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农户多途径多形式发展产业,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业产业作战指挥体系,促进增收致富。新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忠说:“全县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以‘两基’(粮食、生猪)‘两特’(红茶、黄精)产业发展为抓手,重点支持初具规模村级农业产业提质发展。”

同时,全县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着力加强农产品企业品牌培育和宣传、“两品一标”认证,品牌打造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经济作物总面积达69.3万亩,从业人员36万人;发展农民合作社3526家、家庭农场967家。

一个又一个脱贫村种活“产业树”,一名又一名脱贫户融入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农业,是必经之路!”在槎溪镇兴石岭村,占地60亩的黄精深加工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负责人邹辉介绍,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放眼新化,黄精种植的相关企业和合作社达388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

干群一心,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从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到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到处活跃着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让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

“村民过上了城里日子都不换的好生活,不仅有12家合作社,还坐落有全县最大的乡村水上乐园,文旅产业优势明显。”12月2日,科头乡汝溪村,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队长刘鼎石,带领队员开展日常入户走访。几人边走边聊发展规划,对打造“舌尖上的乡愁”有了构思:立足本乡3家“网红”餐馆进行熟食深加工,利用新化文印产业遍布全国的优势进行网上销售。

这仅仅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个小小镜头。在广大农村,新化把政治素质高、干事本领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选出来,配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目前,全县302个村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他们全力参与党建赋能、培元提质、兴业共富、强基善治、引智聚财等各项工作,在乡村振兴舞台上践行初心与使命。

今年以来,新化共召开11次县委常委会议、8次政府常务会议、2次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了乡村振兴领导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等四个试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成员部门、乡镇、村工作责任,形成了“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治理体系。

梅山大地暖人心,农村奔涌新动能。“下庄村距离城区仅6公里,交通虽便利,但外出务工青年仍不在少数,留守老人和妇女多。”县委统战部驻下庄村工作队队长曾国梁说,全村党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开展工作联系、民情走访、政策落实、产业对接、精准服务等五个到户活动。

生态宜居,美了家园富了民

冬日傍晚,槎溪镇杨家边村晚霞满天、荷塘静美,绘就了一幅大美乡村的新画卷。平坦宽敞的马路上,时而可见村民们结伴散步、健身的身影。

近年来,杨家边村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举蝶变成乡村“网红”景点。“美丽乡村的打造,离不开村庄环境治理,我们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在新建的幸福屋场,村党总支书记杨劲松带领村民“话桑麻”,气氛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渐渐热烈。

地处湘中腹地的新化,境内山川秀美、风光旖旎。为了开发利用好这块“绿色银行”,新化“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全县成功创建省级精品乡村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6个、市级9个、县级51个,上溪村、长石村和琅塘社区荣获中国古村落,正龙村成为全国美丽宜居村落,土坪村、油溪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细化举措、硬化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新化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罗随厚表示。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新化县委、县政府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带领干群爬坡过坎,赓续脱贫攻坚精神,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启航开拓】

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崭新篇章

新化作为全省1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底子薄、摊子大。新化县委书记李铁雄表示,将科学谋划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时间表,聚焦“五个振兴”全面发力、精准发力,在制度设计、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上体现“优先”地位,力争出成果、出经验、出形象,以建设好油溪桥乡村振兴示范片和吉庆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新化样板”。加强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着力构建“智慧农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文化旅游康养”的农业产业模式,进一步打响“好山、好水、好农品”的品牌。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梯次推进,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表示,全县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把充分发挥好村一级和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作为主要抓手,着力消除农村“等、靠、要、庸、懒、散”等习气和氛围,大力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通过党建引领来凝聚群众,不断提振农村精神面貌;依靠产业振兴来吸引群众,培育一批上档次、品牌硬、市场竞争力强、示范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促进农业规模发展;发展以工代赈来发动群众,推动政策性资金投入与全面引导农民群众筹工筹劳、自主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和群众的战斗力,并有效拓展群众增收渠道,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标签: 梅山大地换新颜——新化县吹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号角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