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达35微克/立方米左右

  • 来源:北京商报
  • 2021-12-09 09:03:13
分享到:
  • 收藏

头顶的蓝天变多了,身边的碧水更清了。近年来,许多在北京生活的市民对此都有切身感受。12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一半左右,全市空气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聚焦减污降碳重点领域,从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等方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污染防治+水源保护

“这两年北京的雾霾明显减少了,天气好的时候在家里的阳台就能看见远处的山。”谈及北京空气能见度的变化,家住昌平区的崔大伯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北京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首次进入“30+”,五年降幅超过50%,8个区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市域面积约80%;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累计提高9.3%。

“十四五”时期,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又将如何发力?着眼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难点,12月8日发布的《规划》从发展更低碳、空气更清新、水体更清洁、土壤更安全、生态更宜居5个维度,设置了一组目标。

其中提到,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率稳步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此外,还包括碳排放总量率先实现达峰后稳中有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左右。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稳步提升、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用地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等。

而为回应市民关切,“十四五”期间,北京也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并多措并举实施水资源保护。《规划》提到,北京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重点,聚焦机动车、生产生活、扬尘等领域,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专项行动,推动核心区超低排放区建设,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

在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十四五”期间,北京将组织实施好流域内的水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以水环境治理为例,在城镇地区,加快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提质增效,强化城市面源治理,建立完善入河排口管理体系,污水处理率达到98%,黑臭水体“长制久清”;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和生态措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善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完成小微水体综合整治。

重点领域“低碳”布局

生态环境保护之外,绿色发展也是重要一环。“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透过此次《规划》不难发现,低碳已成为“十四五”时期打造“绿色北京”的高频词,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也迎来必答题。

例如能源方面,《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北京将按照“减煤、稳气、少油、强电、增绿”的思路,分类有序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从源头减污降碳。同时,逐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形成千万千瓦级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到2025年外调绿电的电力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再加上本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4%左右。

与此同时,加快布局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北京将鼓励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创新,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咨询和智能化技术服务新业态,进一步提升氢能、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智慧化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产业发展水平。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等绿色制造示范。

在交通领域,优化出行、车型、运输三大结构,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吴世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十四五”期间,交通委将通过扩编组、增换乘、出支线、加复线等措施提升运输效率和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的综合效益。此外,在公交、出租、道路客货运等行业加大新能源车应用,并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市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方案,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通行便利、运营服务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鼓励政策。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实习记者韦璐)

标签: 北京 到2025 PM2 5年均浓度 生态环境 绿色低碳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