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协调、上下联动 邵阳县精心编织就业“服务网”
- 来源:邵阳日报
- 2021-11-24 10:53:07
- 收藏
邵阳日报记者 罗 俊 刘 波 通讯员 杨昌泉 彭绍峰 李勋红
“在邵阳县农村劳务经纪人的牵线搭桥下,我在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找到了一份电工工作,月薪5000多元。”11月22日,来自邵阳县白仓镇的张建华开心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工厂包吃包住,福利待遇都不错,每个月还能利用放假时间回去看看老人和小孩,幸福感满满的。
邵阳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现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该县人社部门精心编织了一张就业“服务网”,形成了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协作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
延伸就业服务“触角”,信息摸排无死角
邵阳县人社部门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搭建就业服务“网络”,通过申报、筛选、把关,在全县419个行政村(社区)选聘农村劳务经纪人425名,负责劳动力的信息采集、数据更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311”就业服务等工作,把就业帮扶队伍建设延伸到基层。同时,坚持多方联动,不定期对乡镇业务人员和农村劳务经纪人进行法律、政策、业务等知识培训,并进行管理和考核,坚持对农村劳务经纪人实行末位淘汰制、动态调整,全面推动劳务协作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为打好主动仗,摸清群众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意愿,该县人社部门依托乡镇(场)、乡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围绕群众就业创业需要,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办理业务和走访摸排等方式掌握基本信息,建立基础台账,及时准确录入就业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同时,积极对接省劳务协作市场,及时发布劳务协作市场企业招聘岗位,通过农村劳务经纪人等发动、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现场参加省劳务协作市场的专场招聘活动。自2018年以来,该县累计组织参加省劳务协作市场招聘活动21场次。
大力实施“三举措”,稳定就业有门路
在“谋实”上下功夫,强化协作拓渠道。按照省、市劳务协作工作部署,邵阳县人社部门先后与浙江义乌、海宁等地及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劳务协作合作协议7份。截至目前,共为省外的浙江海宁、义乌等企业输送员工2500余人,为市外的长沙、浏阳企业输送员工3300余人,为市内的连泰鞋业、邵阳口味王等企业输送5300余人。
在“固本”上花气力,做实招聘帮就业。该县人社部门始终把招聘活动作为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开展“保姆+红娘式”就业服务,及时发布就业求职信息,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开通“四门到家”招聘服务等,搭建企业用工招聘、求职者求职之间的“桥梁”。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大中型现场招聘会15场,参会企业达90多家,求职人员达3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500人。
在“清源”上做文章,加强宣传促落实。该县人社部门采取线上线下并举的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确保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实现就业信息乡镇全覆盖。近年来,累计发放宣传册50余万份,发布用工信息3万余条。
推进“三个工程”,增收致富有保障
夯实基础,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该县人社部门坚持送培训下乡,依托资源禀赋,结合群众需要,开展油茶管理、农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实用性强、涉及面广的“订单式”技能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群众2万余人次,其中已脱贫人口0.51万余人次。
擦亮品牌,推进“邵阳月嫂”品牌工程建设。该县人社部门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以“邵阳月嫂”为重点的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邵阳月嫂”品牌建设第一期培训项目已启动。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培训了月嫂1500人,前往广州、深圳、长沙等地从事月嫂工作的达900余人。
创新载体,推进家门口就业工程。该县人社部门积极探索“政府+企业+车间+脱贫人口”模式,帮助“无力外出、无业可扶”的脱贫劳动力特别是易地安置脱贫户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梦想,让他们赚钱顾家两不误。自2018年以来,该县累计建成就业帮扶车间92家,吸纳了3700名群众就业,其中脱贫人口11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