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路通百业兴 村民笑开颜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1-11-08 18:23:03
分享到:
  • 收藏

华声在线11月8日讯(通讯员 吴婉沁 高梁)油路如黛,茶香漫野,菜田错落。初冬时节,被公路和农田怀抱着的长沙县高桥镇白石源村,正焕发着无穷生命力。沿路走进塝上屋组,不出十几米,一面由村民开怀大笑的照片组成的“笑脸墙”映入眼帘。

这54张笑脸,是见证白石源村发展的“名片”,也是一股乡村振兴“春风”,换了村庄模样、润了村民生活。因路得福,因路致富,这个昔日深度贫困的小山村,已变成美丽宜居新农村,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八方来客。

美丽乡村在路上

“路上清澈,环境漂亮,心情好人舒畅……”眼前,在田里挥汗劳作的村民叫饶祥辉,“笑脸墙”上,他黝黑泛亮的笑脸格外醒目。他说,这一年村里变化大,村里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村干部走家串户,将乡亲们开怀大笑的模样拍下来,组成了这面富有特色的笑脸墙。

饶祥辉口中的变化,村民们有目共睹。今年下半年,环组路全线提质改造,破破烂烂的水泥路面换上青黑色柏油新装、划上雪白的标线、装上整齐的护栏,一改原来的旧面貌,还得了个“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环行路”的新名字。

提到这条路,村党总支书记杨希志道不尽的感谢。早前,高桥镇计划将塝上屋组打造为美丽宜居村庄市级示范点,作为联点帮扶单位,长沙县交通运输局以公路建设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将2022年农村公路“白改黑”项目提前一年开工,一个多月建成了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环行路。

道路改头换面,组里也拧成一股绳,发动户主们筹资、筹工、筹料,齐心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乡亲们有的出资几百、几千元,有的自觉加入施工队伍,有的把家里的磨盘、水缸、花盆、水车搬到广场坪里……你一砖我一瓦,筑起了朴实温馨的新家园。

“美丽屋场建好了,乡村振兴新局面即将打开。”背靠思源广场,前方是600多亩农科院科研基地,村党总支副书记杨电介绍,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村里计划开发研学模式,让更多游人走进田地里,体味乡村振兴带来的甜蜜果实。

茶香不怕巷子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高桥镇,祖祖辈辈的高桥人依靠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种茶产茶,酿出“茶乡古镇”的美名。如今的白石源村,也再次让茶香飘万里。

2014年,借着长沙扶持茶叶产业发展政策的东风,在外地茶厂打工多年的杨勇回到家乡,盘下村里一百多亩地种起了茶苗,也种下了自己的创业梦。

无奈,茶园和茶厂一东一西,都坐落在山沟沟里,路不通、人不知,新客来了一回不愿来第二回,采摘下来的茶叶无法运输至茶厂加工,只能以半成品低价卖给其他茶厂,生意做了几年,利润却少得可怜。

公路的拓宽硬化,带来了生财的机会。2020年,实地走访白石源村后,长沙县交通运输局调研组发现该村交通短板制约着产业发展,但村里经济基础薄弱,修路资金还有着不小缺口。该局党组一边制定计划,一边倡议交通运输行业捐款,迅速将资金缺口补齐,组织施工队即刻进场开工。

“‘白改黑’三公里,剩下的水泥路大幅加宽……”对杨勇而言,茶厂门前的组级公路提质改造的那一天,幸福的春风吹进了家门。同年9月,崭新的沥青公路从山沟沟通到村头,一个个商家慕名而来,拖着一车车精加工茶叶出去,运着一车车待加工茶叶进来,买茶、制茶、包装、加工……订单纷至沓来,让杨勇一年盈利额翻了四五倍。

“16台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也完成不了加工订单,必须开拓规模。”今年9月,杨勇承包了年余神组级公路周边共400余亩地,帮助20多户村民就业,并在旧茶厂对面建起一座新茶厂,引进14台机器,“这一批茶苗成林后,将带来上百万的利润。”

标签: 长沙县:路通百业兴 村民笑开颜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