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背后是城乡融合改革开创的新利好

  • 来源:南方网
  • 2021-08-19 14:03:59
分享到:
  • 收藏

在大湾区的广佛极点内,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一片米色新建筑颇为醒目。这里是五八科创园,是当地村民热议的“新东西”,也是行业内追捧的“香饽饽”。

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旧的村级工业园,土地权属复杂、厂区也破旧不堪。如今,这里已华丽变身,成为现代化的多层工业厂房,并迎来一批智能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优质企业进驻。

五八科创园项目,是佛山南海推进城乡融合改革、再造产业发展新空间的一道典型缩影。这个项目,也拿下了一个“全国首创”——首个分割销售的集体建设用地产业载体。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背后,是城乡融合改革开创的新利好。而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年来,这样的利好和类似案例,不止一个,而是一批。

村改大攻坚▶▷

加速扩容产业发展空间

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土地的重要毋庸置疑。两年前,省委深改委同意佛山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鼓励南海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为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这一重点改革任务落在南海区,既看中这里的改革闯劲,也看到南海区遇到的实际难题。

数据显示,作为改革先行地之一的南海区,土地开发强度早已超过50%,中心城区甚至超过70%。这意味着,在城乡发展、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面前,“一地难求”已成为当时不可逾越的现实制约。同时,南海区超半数建设用地是集体土地,“长出”了一大批村级工业园,曾创下不俗的经济数据,但发展至今,遍地开花、小而散乱、效益低下等情况,已成为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巨大制约。

摆在南海区面前的,唯有改革创新和奋力破题——既要为自身发展破题,更要为全省先行探路。既要打破土地体制机制的束缚,也要直接升级改造大批村级工业园,释放出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活力。

向村级工业园“开炮”,成为南海区改革破题的重要一招。

这一步并不好走,数据显示,南海全区612个村级工业园,总面积达18.9万亩,占全区集体建设用地比例高达61%,每年创造的税收却只占全区的9%。

按照计划,从2019年起,南海区用3年时间,拆除改造10.2万亩低矮散乱低效的村级工业园,另综合整治8万多亩,同时推动村级工业园腾挪归并,努力在2030年前将612个村级工业园,整合升级为100个左右的连片主题产业园区,实现工业用地空间格局重塑和再造。截至今年8月13日,南海区已累计拆除改造4.8万亩,并累计建设产业载体2291万方米。

“拆与建”背后,是一条难度极大的改革攻坚路。选择了攻坚克难这条路,南海区的目标非常清晰:让效益低下的村级工业园退出历史舞台,让新兴产业、优质产业迎来发展空间。

动能又升级▶▷

“两高四新”产业崛起

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核心区内,占地面积12.5万方米的世发(广佛)高新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中,项目通过租用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将打造成30万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工业产业园,重点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两高四新”现代产业。

自2018年起,南海区加快布局新经济,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重点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即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两年来,南海区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推动连片土地改造开发,为新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瞄准“两高四新”产业体系,南海区也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迎来了一轮项目落户潮。

今年7月8日,航天宏图华南总部落户南海区,往前推10余天,中集天达、华润集团、飞荣达接连落子该区。其中,航天宏图是遥感及北斗导航卫星应用龙头;中集天达是全球登机桥市场霸主,国内消防车行业冠军,计划投资约50亿元,打造中集天达总部基地;飞荣达作为华为金牌供应商,计划投资约20亿元,建设通信集成大湾区生产基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海区共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超50个,其中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额达3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均每天实现引进投资超2.5亿元。

如果将时间线倒回5年前,这一数据更为可观:2016—2020年,南海区累计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56个,投资1500亿元。“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达1060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当中包括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腾龙湾区数据中心、谦国际智慧产业园3个超百亿元项目。

“两高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南海区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年,南海区高新技术企业增长7倍达226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长1倍达3406家,均位居全国同级地区前列,形成泛家居、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稳居“中国创新百强区”前列。

效益再进阶▶▷

挺进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两高四新”产业的崛起拓宽了南海区的产业边界,推动了产业高质量挺进新蓝海。梳理年来引入的头部企业发现,很多企业对南海“两高四新”产业集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很强的带动力,甚至填补了南海区在该行业里的空白。

如中集天达填补了南海区在空港装备及消防车产业领域的空白;飞荣达作为国内电磁屏蔽及热管理领军企业,对南海区在5G通信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航天宏图作为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台型企业,其子公司落地南海区,将推动上下游产业在南海区发展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南海区的城市能级也不断提升,成为众多龙头项目辐射大湾区的总部基地。其中,徐工集团正在南海区建设“大湾区徐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将部分研发机构搬到这里,打造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东南亚、非洲的重要桥头堡;腾讯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总部落户在南海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百事公司在南海区建设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这也是其在华南地区建立的第一家食品工厂。

城市能级的提升还体现在对高端研究台和科研人才的吸引上。年来,南海区通过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科创台,为南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去年底,南海区共有42个高端科创台,其中重点台占比过半,包括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等高端项目。位于三龙湾南海片区的季华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已集聚科研人员千人,共引进海内外高端团队20多个。

数据显示,几年南海区高端人才集聚态势明显,多项指标居于省内同级地区前列。全区引入国家高层次人才70人,占佛山市83%;博士后工作站(含分站、基地)38个;累计引进博士后45人,博士343人,硕士4069人;柔引才累计引进七批65人次“科技镇长”到镇街挂职,引进377名清华大学等高校博士生进企业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建立“博士服务站”43家。

此外,包括虎牙、欢聚集团、宏旺集团、富士康工业富联、泓胜科技、交控科技等知名企业的落户,也为南海区带来了大批高端产业人才。其中,欢聚集团预计将吸引全球约8000名高素质技术人才;虎牙全球研发总部将引入超5000名互联网从业人员。

大批高端人才的集聚,为南海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是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注脚。

(南方日报记者 黄艳姿 孙景锋 赵进 编辑统筹:甘韵矶)

标签: 佛山 南海 集体 建设 用地 入市 城乡融合改革 开创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