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到2025年将实现全域建设未来社区
- 来源:杭州日报
- 2021-08-19 09:32:34
- 收藏
共同富裕的本质,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怎样才能过上理想的城市生活?答案就藏在未来社区这个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里。
“到2025年,实现全域建设未来社区。”日前,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召开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推进大会,与全区50多万新老滨江人约定,按照“一年出标准、三年创品牌、五年全覆盖”的工作进度,聚焦民生福祉、引领创新空间,加快建设全域未来社区,打造未来社区最佳实践。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下,浙江“未来社区”建设从试点先行迈向全域推广,对于共富特长生的滨江而言,全域未来社区又该如何实现?
这几天,高新区(滨江)组织了四套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和全区59位社区书记到现场调研、交流感想,还请来了专家、企业分享经验和实践案例,通力协作、聚力推进,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核心,聚焦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建设理念迭代、智慧安全、开放包容的未来社区。
从“造社区”到“造生活”
“来到冠山小区,你就知道我们住在这里有多幸福!”说起自己的美好生活,老滨江人韩云琴嘴角的笑容都藏不住。
韩云琴是地道的老滨江人,撤村建居之前,她就生活在张家村。这个暑假,社区开设了暑托班,一大早,她把孙子送到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早幼托班,跟着就去二楼的老年大学报到,“课后,走几步就到了小区菜场,买菜、烧饭、接娃一条龙,真的太方便。”
如今的冠山未来社区,已经从“造房子”向“造社区、造生活” 转变,自打未来社区建设推进以后,冠山社区一个月一变样,从青年喜欢的篮球场、健身中心,到家长称赞的童玩中心,从老人离不开的老年食堂和休闲中心,到方便上班族看病的24小时云诊室、云药房,新老滨江人,都能在小区里实现全方位便捷的配套服务。乐居冠山,已经成为居民对“未来已来”的最直观感受。
目前,在高新区(滨江)已有冠山社区和东信社区2个项目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试点,10个社区列入市级试点。如何将未来社区建成居民群众的幸福美好家园,高新区(滨江)提出,要聚焦“国际滨江”,建设开放包容的未来社区。
比如,在产业园区、高新企业集聚区域,未来社区建设要与产业发展统筹考虑,融入创新创业功能,打造一批集办公空间、路演大厅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创空间”,成为新思想、新技术、新业态碰撞交流的开放场所;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打造“社区一公里尽享民生服务”特色品牌,结合滨江特殊的人口结构和民生需求,打造24小时全链条“家门口、日常型、高品质”国际化服务体系等。
从“小巷总理”到“产品经理”
聚焦“创新滨江”,建设理念迭代的未来社区,也让“小巷总理”的角色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如何结合社区特点,运用好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管理和服务齐抓共管,对我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钱潮社区党总支书记莫永伟说,要了解居民需求,也要理解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未来社区,社区书记得有“产品经理”的思维。
为了齐心聚力实现全域建设未来社区的目标,高新区(滨江)安排了两天时间进行现场考察,还布置了展厅,给企业和社区搭建了一个未来社区供需交流的平台。记者在现场看到,企业、服务组织和社区书记、专家,互递名片、互加好友,建立联系方式。或许,以一张名片为起点,就能摸索出一个具有特色未来社区的实践样板。
未来社区是数字化改革的核心场景和重要载体,其本质在于用数字化推动传统社区治理方式的系统性重构,而数字技术则是高新区(滨江)的独特优势。聚焦“数字滨江”,未来社区要“智慧安全”,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王敏强调,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开治理新格局,紧紧围绕数字社会12个“有”,从解决人的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入手,夯实数字底座、强化场景融合,实现未来社区智慧生活。
同时,高新区(滨江)也将以数字化产业为支撑,让更多高新区的数字企业参与未来社区建设,鼓励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优先在滨江的未来社区落地应用,努力让产业链与治理链深度融合,不断释放数字赋能效应,让未来社区成为落地数字化场景的创新空间。
比如,在建设工作指南中,高新区(滨江)就为“产品经理”们提供了一份服务方“白名单”,不少服务方就是该区的数字企业,“产品经理”只需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社区自身特点和未来社区建设方向“点单”即可,而这些数字企业,将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为新技术找到落地应用的场景,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共赢。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未来社区充满无限想象,虽然有可借鉴的经验,但没有固定的范式。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不少社区书记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金东方社区党委书记韩银平在学习调研后表示,未来社区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该社区将通过“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把社区居民团结在一起。
说起共治共享,这个社区的基础很扎实,3912户居民中,就有一支百人志愿者队伍,不少志愿者坚持了近10年,他们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为邻里和谐搭起连心桥。
2012年金东方社区组建志愿者队伍,今年68岁的余麟芬第一个报名参加,垃圾分类、平安巡防、网格排查走访,但凡社区有需要,余阿姨从不落下。“刚搬来滨江,总想跑回老城区找朋友,现在,通过志愿服务,结交了不少‘小姐妹’。”家住铂金时代的方阿姨,也在日复一日的垃圾分类巡查志愿服务中有了获得感,“看到社区一天天变好,我自己也感到很充实。”
如今,在志愿者的带动下,“把社区当成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社区居民的共识。就拿社区发布志愿者征集信息来说,几分钟就能“满员”;谁家有急事来不及接孩子,一条微信求助,邻居就出门接娃了。邻里间由“生”到“熟”,也带动了更多人从社区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为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打下了扎实基础。
“未来社区要开门搞建设。”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王敏说,该区将聚合民智,通过圆桌会、场景体验会等议事方式,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等吸收到建设方案中;同时将探索“党建引领的居民自治”未来社区治理模式,建立闭环评价机制,以居民的体验感、满意度为首要衡量标准,全面提升未来社区治理效能。杭州日报讯 (作者: 记者 孟娇 通讯员 宋桔丽 肖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