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实行“一生一策” 帮助学生早就业、就好业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 2021-06-22 09:37:18
- 收藏
“后疫情时代,学生面对的就业环境不同,就业心理和需求与疫情前变化大,许多过往的经验和做法效果不佳。”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鞠磊说,针对这一情况,武科大实行“一生一策”,精准把脉毕业生就业需求,帮助学生早就业、就好业。
引导毕业生找准真需求
吴限是武科大机械学院学生,考研初试363分,复试意外落榜。知道消息时,已是4月,但他并不着急,“多亏了王老师的建议。半年前,我就拿到了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录用通知。”
原来,去年7月,辅导员王雨辰就和考研学子“一对一”谈话。“每个人都想‘上岸’——考上研究生。”王雨辰坦言,但疫情影响下,考研人数多,“上岸”难度陡增,先找一份工作保底,也是不少学生的真实想法。“学校与来校招聘企业达成协议,学生因考研、出国等解约,不收或少收违约金。”
考研学子时间宝贵,王雨辰还帮助他们一个个修改简历,精准投递简历给适配的用人单位。“尽量让他们简历投递、面试、签约,一次成功。”王雨辰说。
像吴限这样,备考时就与企业签约的学生,在该校机械学院有79人。如今,50人考研失利,选择就业;29人考上研究生,顺利地和用人单位解约。
即便如此,机械学院仍有近100名学生选择不工作,专心“二战”(第二次考研),计算机学院则更是多达150人。
“我们并非反对学生‘二战’。”王雨辰说,但将考研与就业截然对立,并不可取。“作为工科生,大家是否想过导师更想要什么样的学生?”硕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徐新被请来与毕业生们交流。于是,该校不少本打算直接“二战”的学生动了找工作的心思。
“我想找一份家乡的工作,备考、工作都更方便。”来自湖北襄阳的陈浩天向王雨辰表达了就业意向。王雨辰将他的简历推荐给了6家襄阳的企业。一周后,陈浩天接到了航空工业集团在湖北襄阳一家研究所的面试邀请,并顺利拿到了录用通知。
春季开学不到两个月,计算机学院和机械学院已有近五成“二战”的学子找到了工作。
想方设法满足就业新需求
“老师,我想找新材料领域的相关工作。”武科大化工学院大四辅导员郭恺茗收到学生冉正兴发来的消息,郭恺茗回复:“明天来找我,我给你推荐几家。”
一周后,冉正兴通过了上海回天新材料公司的面试,这是该院党委书记严家保联系来校招聘的一家企业。
去年7月,武汉科技大学对全校2021届毕业生展开了一次就业意向调查。调查结果让郭恺茗大吃一惊:“受疫情影响,相较于传统行业,今年化工学院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医药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既然学生想去,咱们就想方设法给学生找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该校化工学院全院动员,邀请50多家相关企业来校招聘。“如今,毕业生与这两类企业的签约数已经占到了学院签约总数的85%以上。”郭恺茗说。
就业需求转向也发生在该校城建学院。去年7月时,毕业生人均六七个录用通知,却迟迟不签约。“相对于薪水,疫情让工作环境与前景成为这一届毕业生关心的重点。”城建学院辅导员张立说。
秋季开学,该院率先举办专业专场招聘会,邀请了30家环境与前景双优的企业来校招聘。一个月内,就有51名毕业生与中建三局等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
“对武科大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找一份工作并不难。”鞠磊表示,“但学生的就业需求是否真正得到满足,还要看最后的签约数。”
截至5月底,武科大城建学院的就业率已近80%,化工学院就业率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5个百分点。
对错位就业意向及时纠偏
“老师,东风商用车和我签约了。”4月20日,武科大汽车学院大四学生李毅在QQ上给辅导员张彭朋留言。
去年秋季,汽车学院330名毕业生,有220多人的就业意向是车企。然而,疫情原因,车企大都没有招聘计划,这可愁坏了张彭朋。
他一边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引导学生转换求职方向,部分学生签约了三一重工、湖南涟钢、江华机械等非车企单位;一边积极联系车企,有20多家车企入校招聘。
但仍有学生始终未能拿到录用通知。屈逸飞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数次面试,都无疾而终。“你性格外向、沟通能力强,营销类岗位更适合你。”张彭朋劝他。几天后,屈逸飞拿到了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营销岗的录用通知。
通过“一对一”就业意向诊断,春季开学至今,汽车学院已有200余人找到工作,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5%以上。
“老师,我想找一个高薪还稳定的工作。”一名毕业生说。稳定与高薪二选一,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该校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杨恕尝试转变学生的就业意向,可效果并不佳。“与其要求他们选择,不如改变他们对‘稳定’的看法。”一批拥有资深校友的公司被邀请来校招聘,其中不乏在那些公司稳定工作了10年、20年的优秀校友。
通过“一生一策”就业意向引导与纠偏,找到毕业生就业的真实需求。“学生的就业需求有时会与自我、现实错位,要及时纠偏。”鞠磊提醒。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说:“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愈发多元化,我们一定要摸清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脉象’,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渠道,让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尽早找到满意的工作。”
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陈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