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播报!“鱼”“芋”兼得产业旺——新化县大龙村发展“两栖”产业见闻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3-05-09 09:05:31
分享到:
  • 收藏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杨成伟

鱼食入水,成群结队的鲈鱼从四面八方快速聚集,有的跃出水面争抢,溅起一大片水花。5月8日,新化县琅塘镇大龙村密水冲,4位村民早早来到鲈鱼养殖基地,开启定点定量投喂。放眼望去,6个鲈鱼成鱼养殖水塘由高到低呈阶梯状排列,成群的鱼苗摇头摆尾游来游去。

“鲈鱼养殖基地占地10亩,采取村水产发展基金牵头、农户入股的方式运营,已投放鲈鱼苗4万多尾。”娄底市委办驻大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伍大维介绍,“这是村里打造鲈鱼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

大龙村地处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和柘溪水淹库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村经历过3次移民。这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分,向水而生曾是该村发展的主要方式,不少村民依靠打鱼、网箱养鱼或跑水上运输为生。随着“拆除网箱”“渔民上岸”“水域生态保护”等政策推行,解决上岸渔民生产生活问题,成为村级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发挥好‘靠水吃水’优势基础上,加大岸上产业布局。”村党总支书记周继清介绍,“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升产业质量,驻村工作队带领大伙发展‘水陆两栖’产业。”

大龙村拥有1600亩水域面积,但只有零散的“四大家鱼”养殖,水域资源没有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对渔业产业进行提质升级,引进大塘渔业公司,建立鲈鱼繁育基地。随后又通过村集体产业方式,试水鲈鱼养殖,打造集鲈鱼孵化、成鱼和种鱼养殖于一体的产业链。周继清算了这样一笔账:“同样是养鱼,鲈鱼的价格远高于草鱼和鲫鱼,亩产值能翻一倍以上。”

面对土地面积小,现有种植业亩产值低问题,大龙村对效益不高的玉米、红薯等种植业项目“腾笼换鸟”。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化县湘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魔芋产业,打造低海拔魔芋示范试验种植基地,建立育苗大棚,建设深加工工厂,打造魔芋产业链。

“湘鑫农业在低海拔魔芋种植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并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食材供应商签订了合同,销路完全不愁。”伍大维告诉记者,80余亩魔芋已全部播种,10月将产出第一批新鲜魔芋,预计总产量160吨,总产值150万元左右,将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解决150人就业。

产业提质,“钱景”喜人,村民参与热情高涨。曾依靠拦网养鱼为生的周龙兵等村民,主动加入鲈鱼养殖,成为了“新渔民”;跑水上运输的陆保华等村民,上岸参与魔芋种植,变成了“新农人”。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15.5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万元。

“授渔胜于授鱼。”培育优质产业项目,就相当于留下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为全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绝动能。不久的将来,随着两大产业链日渐壮大,打上“大龙”印记的魔芋预制菜、魔芋休闲食品、新鲜鲈鱼等产品,将走出“渔村”,走进千家万户。

标签: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南通发票号码_南通发票
资讯 2023/05/08
002391股票
资讯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