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资讯丨文明花开香满园——18万余雨花志愿者续写雷锋故事
- 来源:华声在线
- 2023-04-07 09:49:34
- 收藏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美景。生活在雨花区的人们,见证并感受着这个中心城区因创建文明典范城市随之发生的变化。(雨花区委宣传部供图)
欧阳倩
一个区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更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8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区(县)首位——这是长沙市雨花区交出的物质文明“答卷”。
构建匹配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雨花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
因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雨花区闪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引领未来。
精雕细琢提品质
打造文明城区升级版
一座城市文明与否,不仅要看高耸入云、星罗棋布的楼群,百花齐放、绿树成荫的公园,更要看寻常巷陌、街谈市语,城市生活的品质直接关乎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行走在长沙市雨花区,扑面而来的城市文明的诸多细节,让人心情舒畅。公共场所秩序井然,老旧小区换新颜,志愿者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群众,见证并感受着这个中心城区因创建文明典范城市随之发生的变化。
去年以来,雨花区陆续出台《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大行动”实施方案》《雨花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文明的内涵,在雨花区不断深化。
雨花区将2023年定为文明创建攻坚提质年,聚焦农贸市场及周边、“牛皮癣”、小区物业管理、文明交通、空中缆线、城郊结合部等重点领域治理堵点难点问题,雨花区打响了一个个专项“攻坚战”。
农贸市场变整洁了!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与家家户户的“菜篮子”息息相关。区食药监局针对食品经营门店的证照、卫生、人员管理等问题;区工商分局负责农贸市场经营秩序、车辆停放、消防通道安全等问题……在整治过程中,农贸市场涉及很多行业部门职责分工,雨花区凝聚合力、精准攻坚。很多市民也表示,随着农贸市场硬件升级、服务提质,消费者文明购物的自觉性也大大提升了。
小区环境变精致了!在各个小区,雨花区开展一项项专项整治行动:对所有小区花坛、楼道等公共区域,开展“堆物清理”专项整治;主动对接线网归属公司,持续推进“飞线清理”;对楼栋楼道,加大巡查清理“牛皮癣”;针对乱停车现象,新增停车位、规范停车行为;对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启动基础设施维护……雨花区用“绣花针”精雕细琢品质。
交通出行变顺畅了!以校园周边交通为例,雨花区集中公安、交警、城管等职能部门、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参与,多方协作,握指成拳,构建了学校,社会,家长三方联动护学体系。志愿者头戴红色“雷锋号”护学帽,身穿红色马甲,手执引导旗帜,用心守护孩子们安全上学之路。目前,雨花区建成387个“雷锋号”护学岗,每天2000余名志愿者上岗,为孩子们出行保驾护航。
……
一个个问题抓落实、一个个难题抓突破、一个个行动抓提升。我们看到日益提升的环境品质,感受到居民群众日益便利的生活。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民,创建惠民!”雨花区用行动和担当,为文明典范城市写下生动注脚。以居民群众满意为标尺的文明创建,更是雨花区创建内涵的延伸和创建理念的升华!
精益求精提服务
志愿活动绽放光彩
一座城的文明,落脚点最终在人上。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雨花区建立完善“158N”志愿服务体系,现有“雷锋志愿者”18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组织)597个。
笔者梳理雨花区志愿队伍,发现有这么几个特点:
其一,专业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597个志愿服务团队中,有不少是专业社工组织。如在洞井街道丰园社区属于保障性住房型,社区居民中残障人士、低保户占80%。在4000多平方米社区办公楼里,6家专业社会组织占据了70%的场地。社区工作人员的解释是:“我们尽量争取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场地最大化。6家专业社会组织服务各有侧重,有的服务自闭症儿童,有的帮助残障人员康复,还有的帮助残疾人就业等。”
目前,该区社会组织发展到1600多家,数量居长沙市第一。群英会、“邻里坊”……一大批在全省叫得响的服务品牌逐渐形成。
其二,以爱传爱的故事特别多。
行走在雨花区的志愿服务者,聚点滴爱心,传播向善力量,让温暖在爱与被爱间流淌。
“别人帮助了我,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小店老板刘国兴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开了家米粉店,为了报答恩情,他坚持为“三无老人”、学龄前儿童提供免费米粉。群英公益发展促进中心创始人傅强,幼时母亲不幸去世,幸运的得到了淳朴乡民的救助。如今傅强在雨花区创办的群英会让志愿之力聚沙成团,他本人也收获了“中国好人”、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等诸多荣誉。“美人鱼”肖卓作高位截瘫后从无助、受助到自力更生,从感恩被助到特殊助人,成立的“美人鱼公益服务中心”带领重度残障群体一起成长……
这样“爱与被爱”的故事,在雨花区不胜枚举。我们从雨花区的身上感受到文明之城的厚重。我们也深知,一片善心涌动的区域,更有人情味,更有城市的凝聚力。
其三,志愿服务的途径越来越多。
这几年,雨花区党员干部口中,多了一种新说法:志愿服务网格化,网格服务志愿化。即雨花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了网格,而网格管理中的服务,也尽可能让志愿服务来完成。
雨花区共划分179个大网格,下设951个网格单元。在各网格分别建立起由社区党员、下派干部、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小小网格,蕴含大大能量,各类网格员穿梭于大街小巷、活跃于小区楼栋,从调解居民纠纷到解决居民疑难问题,从城市管理到疫情防控等,居民群众大小事情,找得到专门的人,能快速、便捷地反映、解决居民诉求。
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按照“1+N”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雨花模式,创新提出“54321”工作法,完善“中心+所+站+基地”四级架构。同时,依托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居民群众线上“下单”,雨花区在后台“配菜”,就近分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站所等,志愿者送服务上门。
精细精心促传承
用道德建设涵养精神文明
一片被文明涵养的区域,给未成年人融入了怎样的“DNA”?我们试举一例——
2020年、2021年,雨花区连续2年有青少年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是未成年最高荣誉,到2021年12月底,长沙市仅有2名青少年入选: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学生、“发明小王子”张荣景,雅境中学陈羽析。这2名学生均出自雨花区。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雨花少年的朝气蓬勃与奋发向上。如张荣景手握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作品,他的作品“连动互换防护窗”更是在第118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金奖,这是中国代表团在该发明展上获得的最高殊荣,也是湖南参展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雨花少年的红色传承与担当有为。在陈羽析的影响下,学生一起参与红色研学参观,绘制红色地标作品537件,310多人次“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她所在的白海豚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雨花区青少年为什么“能”?
得益于一套成熟的培育机制。雨花区现有15万余未成年人,近年来,雨花区始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希望工程,吸纳了爱心团队98个,爱心园丁近万名和志愿者上万人,打造了“乡村复兴少年宫”“学校少年宫”“家庭教育服务站”等阵地,推出了“雷锋号护学岗”“五力小雨花”等品牌。
得益于细致温馨的培育理念。作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全国十强区,雨花区吸纳了不少务工人员。不少务工者因为工作繁忙而疏于与子女沟通,家里氛围淡薄。针对这一情况,雨花区组建了专门团队,开展常态化电话咨询、微信咨询、面询等心理咨询治疗服务。
目前,雨花区培育、推介各级新时代好少年24人,数量在长沙区(县市)走在前列。
文明城市,需要丰厚的精神滋养,需要思想的清泉浸润。近年来,雨花区精耕“文明三新”品牌,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推动新实践。
尤其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雨花时代先声”宣讲团领会学习,把“文件话”变为“家常话”,把“普通话”译成“地方话”,让理论宣讲带有更多的“泥土味”,老百姓就如同听故事一样,在宣讲中汲取精神养分。
环境美了,人心暖了,快乐多了……雨花文明实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启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明实践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
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支配着雨花人的公共生活。
标签: